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咒輪


心經咒輪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波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易於唸誦,特別適合初學,自古至今持誦者眾,感應事蹟數不勝數,感應之大
之快不可思議!唸誦功德不可思議!《心咒》有咒王之稱,靈驗無比,最上最妙,無能
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義淨法師所譯《般若心經》後附之持誦功德文云:「此經破十惡、五逆、九十五種邪道。
若欲供養十方諸佛,報十方諸佛恩,當誦『觀世音』、『般若』百遍千遍無間,晝夜
常誦此經,無願不果」。

《心經》被稱為「經中之經」,「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
之師,菩薩之母。六百卷般若之關鍵,一大藏聖教之綱宗。以故自唐至今,聞人名士,
每事書持,多有讀至數千萬遍者。須知此經在處,即佛所在。消除災障,致多吉祥。務
須恭敬供養,受持讀誦。則度一切苦,成無上道。」(印光法師語)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違緣,如地震、海嘯等等時,大家都要
念《心經》。佛經中也有記載:以前帝釋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時,就觀想空性,念誦
《心經》以度過危難。我們平時隨身攜帶《心經》,或是將其供奉於佛堂,或睡覺時放
在頭頂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與加持,所有的惡夢、惡緣等全部可以遣除。《心經》
篇幅雖小,卻濃縮了整個般若類經典的精華,受持讀誦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介紹:玄奘大師在四川時曾遇一病人, 身瘡臭穢衣服破污
。大師憐憫此人,施與衣服飲食,病者乃授大師《般若心經》。大師取經途中,經過一八
百餘里之荒漠,逢諸惡鬼奇狀異類繞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大師便持誦《般若心經》
,諸惡鬼等 聞聲皆散。護持大師完成取經偉業者實乃《般若心經》之威神力也。

心經是一篇渡人離苦得樂的經文,要人悟通一個「空」字。由唐朝自有中文譯本主本,經
一千三百多年,已有難以估計的人加以唸誦。這經文被朗誦,被肯定的次數,已難以估計
。由於共同念力認為此經文具有教人離苦得樂的能力,因此每當唸誦,必引起宇宙磁場的
共鳴現象,產生特勝的感應,也就是獲得一種奇妙的力量。

寫經的目的在於個人自我修行、亦能回向親友眾生,得到身心安吉之祈福心願。最受大眾
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據佛經上記載,唸誦般若心經的功德,不亞於唸誦六百卷的
《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的被提及,言其功德殊勝,寫經的
好處極不可思議。

《心經》全文共二百六十個字,雖然非常簡短,卻是六百卷般若經典之精華。眾所皆知,
佛教中以《大般若經》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經典,《般若心經》即是將此經典
濃縮成最精簡的佛教根本思想,若是能透過抄寫並敬誦《心經》,而透悟佛教根本思想,
開啟智慧,自覺而覺他,自度而度人,而獲圓滿之覺行、利益眾生,乃是此寫經活動最終
之目的。《心經》的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抄寫佛經等於向佛學
習,向覺者學習,藉著抄經,安頓自心,一步一步向佛的境界邁進,亦即向著自己開智慧
、覺悟生命宇宙真諦之道邁進。

《心經》文約義豐,誦之者眾。以二百六十餘言,攝盡六百卷般若妙義。果能自淺而深,
澈見真空實相。則一大藏教,無不從此流出。所謂般若為諸佛母也。此經以心為名,心也
者,十界聖凡所同具也,迷則萬別千差,悟則平等一致。

《心經》易於唸誦,特別適合初學,自古至今持誦者眾,感應事蹟數不勝數,感應之大
之快不可思議!唸誦功德不可思議!《心咒》有咒王之稱,靈驗無比,最上最妙,無能
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請多轉發, 功德無量!!)


心經咒輪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通俗地說就是:去呀!去呀!大家一起去呀!邁向生命的圓滿!完成生命的覺醒。)
我們如果把《心經》後面的咒語作為持誦的功課,也就同念佛號、觀呼吸一樣,同樣是一
個法門,而且是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每天持誦至少四十九遍,多則不限。一定會有感應
,一定會對我們的修行、身體、事業、家庭都有幫助。古今有許多修行的人,包括僧俗二
眾,專門以《心經》這個法門作為專修的課程,會寫字的,用書法寫《心經》來修;不會
寫字的,每天念誦《心經》。修的時間長了,就自自然然能達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苦厄”的目的。(凈慧法師)
 (心經)
又稱為般若心經。般若是梵語,古印度的言語,中譯為「智慧」。波羅密多,波羅譯為「彼岸」,密多譯為「到」。整合即「彼岸到」的意思,若依中國的文法應為「到彼岸」,和中國人的成語「到家了」意思很接近,也就是究竟圓滿之義。梵文「到彼岸」,古人註解:「把生死比作此岸,把涅槃比作彼岸,有了般若圓滿的智慧才能了脫生死,證悟大涅槃彼岸。」心經為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華,即大般若之中心思想。按施護譯本,世尊在靈鷲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觀自在菩薩言:「若有人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者,當云何修學?」觀自在菩薩遂說此經。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朗讀、背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鳩摩羅什玄奘譯本皆是略本。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闡明五陰(色受想行識)乃至十八界萬法,與諸法空相(沒有獨立、常存不變的自性)實乃不一不異之中道

  •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24]。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與廣義的
  • 般若」為梵語prajñā音譯,指通達妙智慧;人之所以愚痴,就是因為沒有空性的智慧。讀般若心經,就是為了通達空性的智慧。依大般若經記載,般若為諸法性與相皆不可得。
  • 波羅蜜多」為梵語pāramitā音譯,指到彼岸[25]圓滿成就[26][27]
  • 」: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
  • 」: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